当下,部分社会公众对老年群体的另类评价在潜滋暗长,“老人变坏”或是“坏人变老”,成为不少事件被贴上的醒目标签。不仅如此,让老年人形象受损的“助老反被讹”“老年人哄抢超市免费鸡蛋”等新闻,也不时见诸媒体报道,令人唏嘘不已。
一些事件,其实并非高频发生,但因传播范围广、传播速度快,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公众对老年群体的认知与评价,“老年偏见”由此产生。
为什么关于老年人的负面舆论有时会被放大?除了确有少数老人文明素养不够,给社会公众留下负面印象之外,还有三重原因不容忽视。一是网络时代信息的集聚效应。在中国人的传统认知里,老人是宽厚慈祥、明智达理的形象,扶老被讹等新闻在给人们带来震惊和冲击的同时,也颠覆了不少人的认知,使得“老人变坏”“坏人变老”成为标签式词汇,而这在网络上进一步产生了信息集聚和印象强化效应;二是步入网络时代,老年人在网络舆论场缺乏相应的话语权,不少老人,使用的依旧是只能用来打打电话、看看信息的“老人机”,在网络平台缺位,属于舆论场中“沉没的声音”;三是在一些涉及老人的新闻事件中,情绪遮蔽了思考,很多网民忽视了事出有因,而把责任简单归咎于身处其中的老人。
老年人的不当行为,固然不能因为年龄而免于被批评,但需要明确的是,不同年龄段,都有品行不佳、不讲文明之人,不应将散发的个案问题,上升至对群体素质的整体评判。
截至2017年底,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超2.4亿人,占总人口17.3%。预计到2050年前后,我国老年人口数将达到峰值4.87亿,占总人口的34.9%。在老龄化到来之际,老年文化建设、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显然也应随之提速。
对于老年人而言,在公众场合应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,避免被认为“倚老卖老”“为老不尊”;对于一个有着悠久尊老敬老传统的社会而言,社会公众需要对老年群体多一分理解、体恤与包容,避免因“老年偏见”产生新矛盾。
“老吾老,以及人之老。”莫让偏见,蒙蔽了对老年群体评价的双眼;莫因偏见,阻挡了伸向老年人的善意之手。